浅谈中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1-10-28
浅谈中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

  初中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因此教师必须多方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会学习,会听课,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是浅谈中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的详细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 教会中学生读书

  目前中学生学习数学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不善于读数学书,不去琢磨定义、定理中的深刻含义,而往往是死记硬背。这使中学生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因此,教会学生读书,对提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读书,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一是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了解本节知识的概貌也就是大体内容,指导学生掌握“读读 、划划、算算、写写”的预习方法。二是细读,指导学生根据编好的阅读提纲(或学案 )细读教材,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之后带着疑问去听课,而后再做练习,通过练习来检查 自己预习时掌握的情况。读书时,尤其注重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依据,对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思维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对于每一个概念,都不能仅仅简单地要求学生背过、记过,而是要启发他们怎样挖掘、理解概念的内涵,把握本质,促成认识上的飞跃。例如,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要使学生掌握到“点到点的距离相等”的本质,从而将此与“角平分线的性质”区别开来,为初三教材圆的内容中三角形的外心与内心打下坚实基础。三是精读,研究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编排意图,并归纳要点,把书读“懂”,形成知识网络,完善知识结构。若学生掌握了这三种读法,形成习惯之后,就能从本质上改变其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了。

  二、 指导中学生听课

  听课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中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听课的质量,直接影响学习质量,而听课质量,又取决于会不会听课。因此,重视听法指导,使他们学会听,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首先要有听课的积极态度,注意力要高度集中稳定,把与学习无关的思想统统排除在大脑之外,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听得最准确,看得最清楚,记得最牢固,思想最活跃。其次,要培养学生会听,注意听老师每节课强调的学习重、难点,听课的同时,要多动脑筋,学会思考,注意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系统”线索,注意老师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让学生抓住重、难点,沿着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来听课,不仅能提高听课效率,而且能使学生由“听会”转变为“会听”。

  三、 激发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育学家申斯基曾说过:“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不满,失去信心时将直接阻碍、削弱甚至中断智力活动,破坏学习的向心力,当然也谈不上学习效率。这充分说明兴趣是探求知识的动力,只有喜欢、爱好才会积极投身于数学学习活动。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教师要运用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使数学变得有趣,使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

  1、理解加以关心,深入学生心理

  理解是建立师生情感的纽带和桥梁。理解学生,就是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来感染学生,给他们一张笑脸、一颗诚心、一分真情,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关注他们的发展,包括他们的特长与兴趣,并且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帮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知道,我们不仅仅是数学老师,而且是真正关心他们发展的师长与朋友。这样,学生就会喜欢你,信任你,自然也会喜欢上你的课。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获得成功时,要给他们祝贺和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时,要给他们安慰和支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与他们同甘共苦,使之明了老师的一片真诚和苦心。此时,引导他们找出正确、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就事半功倍了,从而树立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引发学习兴趣。

  2、优化新课导入,趣化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是一节课的序幕,教师导入的语言、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索欲望.因此,教师导入新课必须适合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很快地吸引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使其集中精力,全神贯注的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由大人、小孩都喜爱的扑克牌谈起,接着拿出一副包装精美的新扑克牌,像变魔术一样,随意抽出9张扑克牌,正面向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动其中任意两张(包括已翻过的牌),使它们从一面向上变为另一面向上,这样一直做下去,观察能否使所有的牌都反面向上?在学生热烈讨论一两分钟后,接着让学生动手实验.问:“如果在每一张牌的正面都写上1,反面都写上-1,考虑所有牌朝上一面的数的积.开始9张牌都正面向上,上面的数的积是1.每次翻动两张,就是说有两张牌同时改变符号,这能改变朝上一面的数的积是1这一结果吗?9张牌都反面向上时,上面的数的积是什么数?这种现象为什么不会出现?你能解释为什么不会使9张牌都反面向上了吗?”如果桌上有任意奇数张牌,猜想结果会怎样”学生产生急于解疑的心情,学生兴趣油然而生,就会积极参与学习,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3、开展学习竞赛,活跃课堂气氛

  心理学家乔治·波利亚认为:“非常有必要让学生具有尽可能多的探索兴趣”.教学实践也表明,在教学中创设竞争的氛围,是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和独立思考习惯的重要途径.适当的竞争,可以促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意识,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变通性和独创性.只有对学生的点滴创新及时给予鼓励,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中学生具有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比赛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故而,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面向大多数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竞争和成功的机会,恰当地开展一些有意的比赛活动,用竞争来消除课堂中常有的枯燥感,促使他们乐意学好数学.

  例如:在教学“记忆1至20的正整数的平方与1至10的正整数的立方”时,可采用“打手猜数”、“抢答”、“开火车”等形式的比赛练习.

  以上各种学习方法中,还可穿插训练学生说课、讲课,对优胜者进行表扬.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消除了学生学习的疲劳,又在快乐中使他们受到鼓励,掌握了知识,锻炼了能力.

  4、品尝成功喜悦,增强学习自信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功后会带来无比快乐和自豪的感觉,产生成就感,继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成功、第三次成功……迈进,形成稳定的持续的兴趣。所以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和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问题的坡度都能够“跳一跳,够得着”,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如课堂上,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让不同的学生做完不同的练习题。

  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让“成功”走近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采用“宜浅不宜深,宜精不宜泛,宜慢不宜快”的原则,精讲多练重点和难点,尽可能做到每节课的疑难点当堂解决。又根据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对学生分层要求。课堂上让优秀生自己去探索发现、以满足他们希望深入挖掘知识的心理需求,但必须确保绝大多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重点对潜能生进行辅导。练习分层设计,作业分层要求。潜能生只要求做基本题,绝大多数学生能在完成基本题的前提下完成一定的综合题,一小部分智力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去思考较难的题。

看了浅谈中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还看:

1.如何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浅谈数学课堂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3.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浅谈初中生数学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5.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