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

发布时间:2021-09-05
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

  学生对一个政治知识点的学习过程是最基本的学习过程。现在请欣赏小编带来的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

  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辩证唯物主义认识

  1、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辨证关系:

  【原理内容】:

  (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能够不断深化和向前推进。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能够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认识则把实践引歧途。

  【方法论】:既要重视实践,又要掌握科学理论,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实践和理论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有关实践的基本原理

  ①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把人们观念中的存在转变为现实中的存在。

  ②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③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④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当中;实践活动是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的,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3、有关认识的基本原理(反复性和无限性)

  【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4、关于真理的原理理论(条件性和具体性)

  【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

  (1)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如果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我国的国家制度

  一、具体考点(四大部分 17个知识点)

  1、识记、理解、运用 :略

  2、重要知识点

  ①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的国家职能/我国国机的组织活动原则/对人民负责和依法治国原则;

  ②人大的性质和权力/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民主政治建设)/国家依法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关系/实现祖国统一的意义和途径/一国两制的含义、地位、内容和意义/公民的义务

  ③马克思政常的一般原理:国性与国职/国家政权组式/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机构与组织体系

  二、常考点清单(《目录》)

  1、国家的性质和职能:①国家的构成要素(主权属性);②国家的三重属性及含义(阶级性);③国家性质(根本标志、决定因素);④民主的含义和本质属性/民主与专政的关系;⑤国家职能(主体、内容与国家性质的关系)

  2、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①基本含义、本质;②特点和优点;③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为什么、怎么办、最根本);④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3、我国的国职:①对内职能(含义、表现、经济职能的四种方式);②对外职能(外交政策);③与国性的关系

  4、国家政组形式:①政体与国体的关系(四层、政体的相对性);②当代政体的基本类型(特征、代表国家)。

  5、我国的人大制:①人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大的性质、构成、职权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②人大制的组活原则;③人民代表的权力和义务、与人大及人民的关系;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6、我国是单一制国家:①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及分类(特征、国家);②我国是单一制的国结形(特征)

  7、一个国家、两种制度:①含义、地位、主要内容、意义;②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性质、重要性、途径措施);

  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哲学常识总复习

  【隐性知识明示】

  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的世界、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这就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对世界的直观理解和唯心主义立足精神对世界的抽象理解,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在历史观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据,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从而把唯物主义贯彻到了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③在认识论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

  2.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探索世界追求真理的根本途径是实践,这实际上就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这可以从知识体系中清晰的看出: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用联系、发展、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都是由世界是什么和世界怎么样这些世界观决定的)。

  【重点理论归纳】

  1.一个观点:实践的观点。

  2.两种意识:①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及发展、矛盾、联系都要求树立创新意识)。②责任意识(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

  3.三个标准:①判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凡主张物质决定意识的就是唯物主义,反之就是唯心主义。②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是否承认联系、发展和矛盾,根本标准是是否承认矛盾。承认联系、发展和矛盾是辩证法,反之是形而上学。③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的根本标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4.四种方法: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基本要求)。②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③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④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这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