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政党制度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1-10-06
我国的政党制度教学设计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高中政治必修二的一个章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将了解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相关知识。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我国的政党制度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我国的政党制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将了解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相关知识,了解我国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和多党合作制度的优越性。

  本课由引言和三框内容构成。

  引言主要说明两点:一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形成;二是表明我国政党制度与我国的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把本课与第五课有机联系起来。

  本课前两框的内容是要学生了解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框的内容是要学生认识我国的政党制度。

  第一框“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要求学生从领导地位确立和执政方式了解中国共产党。

  第二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要求学生从指导思想方面了解中国共产党。

  第三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主要讲述我国的政党制度。

  教学重点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教学难点

  1.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2.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坚持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党的性质、宗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

  2.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关系。

  3.识记“三个代表”的内涵及主要内容;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4.理解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意义;知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理解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5.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6.了解我国的政党关系和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基本方针、根本活动准则和重要机构。

  7.理解我国的政党制度对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所显示的优越性。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2.通过理解、领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具有重大的意义,使学生领会理论创新的重大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知识,深入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展示中共领导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升华学生对党的认识,进而更加信赖和热爱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2.通过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使学生拥护这一制度,增强维护、巩固这一制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能够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歪曲、破坏这一制度的言论和行为。

  第一课时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

  歌曲导入

  多媒体课件播放革命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老师: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说明了什么?

  学生:歌曲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和感激之情,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的诞生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老师:回答得很好。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那同学们知道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怎样确立的吗?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执政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推进新课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问题情景1:

  (1)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成为执政党的?

  (2)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确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合作学习?就上述问题,分组讨论交流。

  师生互动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2页,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思考:这三个镜头分别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哪三种基本政治力量的状况?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课本,查阅资料,认真思考。

  过程评价

  此环节旨在使学生自主领会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合作探究

  老师:课本材料中的三个镜头分别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哪三种基本政治力量的状况?

  学生:这三个镜头分别反映了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民主人士、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三种基本政治力量的状况。

  老师:具体来说呢?

  学生: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同盟者和合作者;国民党统治集团已失去斗志,失去了人民的支持;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并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

  老师: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了三种建国方案:第一种方案先以北洋军阀后以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主张实行地主买办阶级专政,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第二种方案以某些中间派或中间人士为代表,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第三种方案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只有第三种方案赢得了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这是为什么?请用所学的历史知识来分析一下。

  学生:农民阶级的狭隘性、保守性决定了农民阶级不可能取得反列强、反封建斗争的胜利,如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运动,也注定要失败,如戊戌变法;而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和革命的不彻底性,使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也不能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如辛亥革命。

  老师: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实践证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能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由于其本身的软弱性而导致革命的不彻底性,也不能担当起重任。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斗争,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联系中国近代的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执政地位,我们该得出怎样的结论呢?

  学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

  老师:概括得很好。那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在这三种方案中,人民为什么最终选择拥护和支持共产党的领导,而否定其他方案呢?

  学生1:因为其他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学生2: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真心实意、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的。

  老师:这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不仅是历史的选择,而且也是由党自身的条件决定的,是人民的选择。具体来说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那么,党的性质和宗旨分别是什么?

  学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是它的性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它的宗旨。

  老师: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

  学生: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登上历史舞台的,是由我国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的先进分子组成的,因而是最先进、最革命的政党。

  老师:那为什么说它又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学生:因为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命运是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深深植根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中,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并始终为人民的解放幸福、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领导各族人民百折不挠地奋斗。

  老师:现在请同学们就“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完整地概括一下。

  学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老师:有人说,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下,人民选择了共产党,拥护它,支持它,坚持它的领导,这是完全正确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但时代不同了,中国共产党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成功,不一定能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甚至有人以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和党执政过程中走过的弯路、出现的失误,提出取消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这种观点正确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不要坚持党的领导?为什么?

  学生:这种观点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

  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因为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老师:事实胜于雄辩,同学们能否举出一些具体事实来印证一下你的结论?

  学生: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生产力获得了巨大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摆脱了“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实现了繁荣富强。

  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资料: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经济和社会出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1)我国gdp总量已居世界第四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增长9.3%的高增长水平,创造了世界瞩目的“中国速度”。

  (2)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表明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2004年末,联想集团斥资12.5亿美元收购了美国ibm公司的台式电脑及笔记本电脑业务,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

  (3)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进出口总值仅为11.35亿美元,到1978年增至206亿美元,1998年达到3 239亿美元,50年增长了285倍;到2004年进出口总值已突破了万亿美元大关,跃居仅次于美、德两国的世界第三贸易大国。

  (4)到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已降到40%以下,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已降到50%以下。人民生活水平正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

  老师:上述图片和材料显示了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学生: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智慧和能力。

  学生: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完全有能力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学生:启示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规律总结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问题情景2: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是我国的执政党。那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执掌国家政权?中国共产党该如何执政?

  合作学习?学生讨论、交流。

  师生互动

  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提供更多的有关党的执政方式的材料,让学生阅读分析。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查阅资料,积极思考。

  过程评价

  此环节旨在通过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典型现象的认识和分析,使学生能体会、感悟到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和提炼材料的能力。

  合作探究

  老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执掌国家政权?

  学生1:从历史上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具有历史赋予的执政资格。

  学生2:从法律上看:中国共产党具有法律赋予的执政资格。

  学生3:从中国共产党自身来看:中国共产党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老师: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执掌政权,既有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又有其自身的主观条件,因此成为我国的执政党。

  老师:上述材料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执政的呢?即其执政方式是什么?

  学生: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

  老师:什么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学生1:科学执政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学生2: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学生3: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老师:中国共产党的这些执政方式在上述材料中是怎么体现出来的?

  学生1:不断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体现了科学执政。

  学生2:坚持为民执政、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的作用、广泛听取和反映群众意见和建议,体现了民主执政。

  学生3:支持人大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职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体现了依法执政。

  老师: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学生:依法执政。

  老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老师:回答正确。实际上,这也体现了三种执政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规律总结

  中国共产党不仅具有了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资格,而且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进一步巩固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也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

  课堂小结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领导核心,并以此为目标,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体了解了党的执政方式。

  《我国的政党制度》说课稿

  一、说教材

  1、与原教材相关知识的对比:

  本框题内容涉及原高三教材第三课《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三个框题的内容。新教材知识点有所变化,删减了《政党制度》一框内容,并浓缩了知识,将原先三框内容浓缩成现在的一框,体系上这一课时内容更加紧凑。但要把握好看似有限的教材,把知识学透,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更主动地学习,了解相关知识。

  2、本框内容的地位:

  这是本单元“三个制度一个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学习这部分知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共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更深刻地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和优点,从而为全面理解“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打好基础。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我国政党制度的名称及地位;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即基本内容)和优越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对比及归纳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合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沟通、参与意识;通过本课知识学习,使学生拥护我国的政党制度,增强维护、巩固这一制度的责任感、使命感。

  4、教学重点:

  多党合作制度的基本内容(特点)

  确定的依据:只有了解了这一制度的内容,才可能进一步理解我国要坚持这一制度的原因,相信这一制度显著的优越性。

  5、教学难点:

  ①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与国家政权的关系;

  ②中共与民主党派在政治上、组织上的关系。

  确定的依据:此知识实践性强,而学生恰恰缺乏这方面的生活实践,理解上有一定难度。

  二、说学情

  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分析和理解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少,社会经验不足,尤其缺少政治生活实践,现实生活中对政治体制、制度方面的了解接近于零,所以学习过程中特别需要教师的点拨与引导。

  三、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理念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针对本课特点,我采用了尝试教学法(让学生先自学,寻求问题的答案)、合作学习法及在此基础上的教师讲解法,适时点拨,精选事例,做到精讲精析。另外,我还采用了层次教学法,把学生按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分成不同层次的小组,再相应地分派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使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体验参与、收获的快乐,各自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与提高。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

  1、课前。编制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鉴于“导学”的重要性,精心编制导学案,成为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本课导学案的第一、二部分面向全体学生,要求学生课前通读教材,完成相关问题。其中,第一部分属“学教材”的环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提取有效信息,找出教材的知识点,完成填空题。这一过程是知识的简单再现,学生能轻而易举地完成。第二部分是“挖教材”的环节,通过辨析题的形式,把易混易错知识点呈现出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细致发现,对知识进行横向对比,纵向联系,从而准确把握知识点。学习不是简单阅读而获“知”的过程,而是通过对比、归纳总结等提高认识和能力的过程。我设计这一环节,是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发现自己认知上的不足,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教学效果。导学案的第三部分,是“合作学习,同学共享”。新教材具有高度的浓缩性,不是相关知识的完全展示。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认识和处理教材?我认为教材是载体,是学习资料,教学大纲和高考大纲才是我们的学习目标。所以,我们还要围绕大纲和考纲,学习、了解相关知识。这个任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完成,也应该由学生去完成。这部分的设计就是由学生分组完成学习任务。教师提供指导书目,学生或通过读书或通过网络等途径分头行动,查阅资料,寻找答案,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验学习、合作、共享的幸福与快乐。

  2、课上。

  ⑴ 由学生说出本课知识体系,教师板书。

  ⑵ 展示学习成果。各组由一名同学生到讲台就本组研究的问题向师生进行讲述、讲解。

  ⑶教师精讲精析,深入浅出,“改”教材。本节课,在学生自学、合作的基础上,就本节课程的实质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和安排,重构知识体系。(见教学课件)

  首先,由“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多党存在必然存在党与党的关系”导入,政党制度必然包含政党与政权的关系、政党与政党的关系,进一步分析我国在这两方面的实际状况。

  在党的执政地位问题上,补充党对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组织、思想领导,特别通过实例法讲清党是如何实现政治、组织领导的。这对于党对民主党派的政治领导这一难点的突破,具有重要意义。民主党派的参政地位可以通过一个材料再结合两位民主党派人物(王亚洲、万钢)来简单说明。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政治领导这一点在前面已突破,这里主要讲组织上的独立关系。我采用打比方的方法,把这九个政党比作是高一年级的九个不同的班级。九个班级的组织设置(班委会)是互不干涉的,又是独立运行的,使学生通俗易懂的理解“组织独立”。“互相监督”是通过和人大与“一府两院”的单向监督关系作对比来加深认识。

  通过以上两方面的讲解、分析,既强化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又做到了和教材内容的呼应、补充,使本节内容更完整、脉络更清晰。

  ⑷进一步完善板书。(见课件)

  ⑸通过了解我国做出重大决策的一般程序和《知识辨别》这两个环节,加深对党的地位的理解,加深对党、人大、政府、政协的性质、地位、职能的辨别和工作联系的理解,巩固前边已学知识,又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有一个初步的整体性认识。

  ⑹澄清疑惑指迷途。订正、讲解《导学案》的辨析题及检测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

  ⑺课堂巩固。做几道小题,检验重难点的把握情况。


  看了“我国的政党制度教学设计”的人还看了:

1.高一政治必修二《我国的政党制度》说课稿

2.高一政治我国的政党制度测试题及解析

3.2016年政治高考考试说明

4.2017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政治考试大纲

5.2016高考政治考试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