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循环大课堂

发布时间:2021-08-13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循环大课堂

  高效课堂的本质就是:采用最适合教师和学生的课堂组织形式,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课堂教学上来,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学到知识、提高个体能力。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下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循环大课堂

  山东兖州一中在“师法”杜郎口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高中教学的特点,渐变形成了“循环大课堂”模式。通过改变课堂结构,一改传统的课后辅导、写作业练习这样的旧制,后段变前段,前置变成了预习,课后变成了课前,“把练习变成预习”,从而创造性地解决了课下低效的难题。

  “循环大课堂”注重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带着“?”号进课堂,通过独学(自学)、对学(对子间的合作)、群学(小组间合作探究),形成“!”号,然后再通过展示交流把新生成的“?”号最终变成“。”号。

  兖州一中的突出亮点是围绕着课堂改革构建“课改文化”。尤其是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和“主体”作用,他们不仅把学习权交给了学生,甚至连学校的管理权也交给了学生。

  “循环大课堂”

  “循环大课堂”把课分为两截,“35+10”,即“展示+预习”。其中的“三步六段”是课堂的组织形式,前35分钟的课堂展示内容是上节课的后10分钟加课下自主预习的成果,而预习的内容正是下节课将要展示的内容。

  导学案是“循环大课堂”的核心要素,一般要具有以下要素:学习目标、学习任务、重点难点、学法指导。做到“四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

  导学案一般要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a级为“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必须解决;b级为“理解级”,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

  从改变学生学习状态入手,走出了一条光明的通途。伴随课改生成的“学生自治”管理文化,重新解读了教育的目标是“使人成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