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散文教学

发布时间:2021-08-14
中学散文教学

  散文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积淀为审美情感后的审美创造。语言、思维、感情不可分割。因其是一种至真至情的的语言艺术,所以散文被誉为“情文”。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中学散文教学,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

  中学散文教学一

  摘要:散文教学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思想,积累优美的词句,发展语感,提高他们驾驭语言的能力;吸引他们揣摩散文的构思和艺术技巧,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散文的线索教学是散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意境赏析是“画面再现”和“寄情于境”。要积极组织学生赏析散文的语言,体会散文语言的自然美、含蓄美和音乐美。要以读促写,做到读写结合。

  关键词:散文;特点;线索;语言;意境

  散文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散文教学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意义。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形象和意境,能够起到提高认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美感情操的重要作用;通过引导学生品味散文的语言,能够丰富学生的词汇,发展学生的语感提高他们驾驭语言的能力;通过线索与思路的分析,能够启发学生揣摩散文的构思和艺术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散文的教学方法是灵活多样的。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从下面几个方面,谈谈初中的散文教学。

  一、抓住散文的特点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素有美文之称。它融合着自然美、诗情和哲理美,同其他文体相比,散文有自身的特点:一是“形散而神不散”,做到形散神聚,和谐统一。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应用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么自由,都必须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文章的主旨)。理解这一特点,对我们把握散文的构思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白杨礼赞”,它的中心词就是“赞”无论作者怎么写,形式怎么变化最终都要归结到“赞”来。因此,抓住散文的特点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

  二、把握线索,理清思路

  从形式上看,散文的结构是散的。在取材上,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涉及的事情,可以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凡睹物之情,思路所及都可以联缀成篇。所以,线索对散文来说,它的作用更大。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是这样强调线索的:“启行之词,逆萌中篇之意;绝笔之言,追膢前句之旨;故能外文綺交,内义脉注。”因此,散文教学必须把握线索,理清思路。这样,才有利于把握作者的构思艺术和文章的主旨。

  《腾野先生》从结构上看来,似乎是一篇很“散”的散文。文章一开头就以冷嘲热讽的笔触描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时的种种丑态,写了“我”从东京到烟台学医,人们待“我”如北京的大白菜运到浙江一样的稀罕。但这与高度赞扬藤野先生的伟大品格有关:中国留学生醉生梦死,对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漠不关心,而作为日本人的藤野先生却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他对中国表示出了异乎寻常的同情;一般日本人对来自弱国的“我”怀着“物以稀为贵”的奇异心理,而藤野对“我”却是特别关切,给予不倦的教诲。这篇短文内容丰富,时间跨度20年,大小事件10多件,人物众多(“我”、藤野先生、清国留学生、日本教员、日本的“爱国青年”)。作品中的记叙和抒情,都是围绕着赞颂藤野先生的品格而设置、开展的。作者按时间的顺序,以自己情感的变化为线索,将繁多的题材和生活片段串联起来,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线索的作用,并通过精心的提问设计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帮助学生把握全文的结构,理解作品的中心思想。这样一来,就把握了全文的思想意义和协作特色。

  散文的结构线索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以人物为线索,如《回忆我的母亲》就以母亲为线索,按年代先后,写了母亲勤劳的一生;有的寄情于物,如《记一辆纺车》以纺车为线索;有的以景物的变化为线索,如《听潮》就是以海潮的景色变化为线索;有的以时间的推移或空间的转变为线索,如《海滨仲夏夜》就是以时间的推移为文章的线索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散文的不同写法,把握不同散文的构思线索。这样,散文的线索教学,自然也就成了“审美”和“取义”的重要途经。

  三、品味语言,明其特色

  散文的语言灵活多样,参差错落,富于变化。各种类型的散文,乃至同一种类型的散文,几乎都有自己的语言特点。许多优秀的散文家都在各自的作品中体现出各具特色的语言风格。有的清淡自然,有的铿锵有力,有的含蓄委婉,有的韵味悠然。散文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品味散文的语言,以求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茅盾的《白杨礼赞》,语言是非常优美的。写高原,写白杨,都能抓住其特点,运用贴切的词语来描写。如用“无边无垠”写高原的“广”,用“坦荡如砥”写高原的“平”,用“黄绿错综”写高原的“色”。写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扣

  挠,对抗着西北风”。着墨不多,但把白杨树高大、坚强、挺立、奋发向上的特征都刻画出来了。作者遣词造句精炼形象,饱含着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习这种语言的表现力。

  散文的语言是很讲究文采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作者多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的效果。如《海滨仲夏夜》是这样写霞光的:“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这一比喻生动形象,贴切自然。教师应当启发学生明确这样写出霞光的色彩和动态,就是要使人具体感受霞光随着海浪摇曳、翻腾的情状。又如《听潮》是这样写海潮的:“波浪轻轻吻着岩石”,“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海熟睡了”,“远处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它恼怒似的激起波浪的兴奋”,“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着眼睛”,“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大海以人的灵性、资态和动作。教学时,教师要启发学生明确这样写的好处是:把潮水的涨落比作是人的酣睡、苏醒、愤怒,用人的神态动作写海潮的情态,就显得更为生动、逼真,读者也就会由此而感受到大海具有一种伟大的力量和一种雄壮的美。同时,作者描绘大海的不同情状,实际上也是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这样,就真挚地表达了作者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四、分析意境,领悟内涵

  优美的散文,其意境可以与诗比美。抒情散文,作者往往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所描绘的具体形象之中,创造深邃的意境,使人在诗情画意中受到陶冶;叙事散文,作者往往在叙事之时,借用景物点染,将自己的独到见解融入其中,从而构成了情景交融的意境,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井冈翠竹》的意境是是这样的:“毛主席下山去了,红军北上抗日去了,井冈山的毛竹,同井冈山的人一样坚贞不屈。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显露着无限生机的,依然是那一望无际的青青翠竹!”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绘形绘神——写井冈山翠竹这个自然现象,就是为了以物喻人,歌颂井冈山人们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和雄伟的战斗力。在这里,竹子的“形”和井冈山人的“神”两者兼具,“景——人——情”三者互相交错,创造出了暂新的意境。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透过作者流露的情思和作品蕴涵的意象,去洞察生活,去领略历史,去进一步领悟作品的深刻内涵。

  由于意境是由“意”和“境”统一构成,所以散文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分析意境。

  一是展现画面。画面是由客观物象构成。如朱自清的〈〈春〉〉,展现出描写春景的画面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全文由“盼春”、“绘春”、“颂春”三个层次构成了三大艺术境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展示的是一幅奇妙的“冬天里的春天”图。在那里,有阳光,有温暖,有笑脸,有绿草的气息,有白云的蓝天,有灿烂的晚晴……。作者创造出了一个恬淡明丽的“春”的艺术境界。分析这些作品所展现的画面,就要讲清画面中各种物象的特色,同时也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启发联想,引导学生进入情真意切的艺术境界,从而感受作者所寄托的情感。

  二是以情析境。即恰切分析作品中因鲜明的主体意识所形成的感情基调及所附托的客观物象,并由此而升发出的艺术境界。如茅盾的《风景谈》,表面上是谈风景,实际上写主宰风景的人。文章的感情基调就是赞美以辛勤劳动和崇高精神征服自然、改造环境振兴民族的延安儿女——他们是“伟大之中最伟大者”。作者所托付的客观物象就是所谈的六个风景片断——沙漠驼铃、高原归耕、延河夕照、石洞雨景、桃园即景、北国晨号,除一个作为“序曲”外,其余五个都是写延安。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明确:作者的感情由写沙漠风光开始,对延安的挚爱之情又由一幅幅“风景”画面逐步加深,这样就升华出了精湛的艺术境界。又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文章中淡雅的色调不仅是全文景物描写的色调,也是作者主体意识的反映。当时作者心理颇不宁静,他憎恶黑暗现实,但又无能为力,只有将自己的心头的愁绪融入荷塘月色清幽美丽的境界中去。作者要与荷花为伍,与明月同光,这就是作品的深刻寓意。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明确:“荷塘月色”只是作者所托付的客观物象,而借“花”抒怀,借“月”言志,才是作者的思想真谛。

  优秀的散文固然常常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但也常常在展示心里波澜的同时,运用点精之笔,点出文章的主旨。如杨朔的《荔枝蜜》,描写了作者由不喜欢蜜蜂到喜欢蜜蜂,最后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的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作者在歌颂蜜蜂的同时,想到了在田里分秧插秧的农民,说他们“正用劳动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子孙后代酿造生活的蜜。”这就是揭示文眼的点精之笔。在这里,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文眼的作用是表露意境的深邃——作者以写蜜蜂来写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歌颂他们的辛勤劳动和奉献精神才是作者的本意。

  五、借鉴手法,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原则,散文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范文为例,帮助学生吸取思想的精华,借鉴、模仿立意谋篇、选材组材、精心策划、遣词造句等写作技巧。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师要善于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真正做到把读写结合起来。

  散文门类繁多,而体态风韵又各呈其秀,几乎每篇散文都具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以朱自清的回忆散文《背影》来说,在写法上就十分独特。它并不同于一般的文章去描写人物的肖像,着力于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而是从父亲为儿子送行时一连串细小的事情,特别是买桔子这件事中,作者抓住人物形像的一个特征“背影”,采取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去表现“爱子亲如天”的真挚感情,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在生活困顿、精神压抑的境遇下对父亲的倍加怀念之情。文章用平实质朴的语言直抒胸臆,感人至深。教学这样的散文,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习其独到之处,并可在教后要求学生以空间为序,写出模仿性的文章。

  回忆性散文,侧重写人的,还有《回忆我的母亲》、《藤野先生》、《我的老师》等篇。《回忆我的母亲》写母亲的本质特征——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是按时间顺序,通过一些典型事情表现出来的。《藤野先生》写藤野先生严于治学,工作认真负责,真诚、正直,没有民族偏见,是选择几个有关教学生的片断来叙述的。《我的老师》也是由几个生活片断连缀成篇的。教学时,要使学生明确这类散文并不要求刻划完整的人物形象,叙述完整的事件,而是集中笔力以对人物感受最深的一些典型材料,去刻划人物思想性格的某些特征。教后要指导学生借鉴教材,练习写作。如可要求以时间为序,紧扣中心仿写《我的母亲》;也可要求学生围绕自己某一方面的进步,以思想发展过程为线索,或是将几件平时的小事用一条思想红线联缀起来仿写《我的老师》。

  初中语文教材中,借物喻人的散文也不乏其例。如《荔枝蜜》、《白杨礼赞》就是如此。教学这类散文,通过阐明“借物”与“喻人”的关系问题,可概括出下面几条重要的写作规律:⑴借物喻人,取材广泛。(如可借蜡烛、砖、瓦等喻人写成赞歌。)⑵取其神似,喻之适宜。(神似:就是共同特征,如蜜蜂与农民的共同点就是辛勤劳动,无私奉献。)⑶写物在前,喻人在后。⑷为了喻人,详于写物。⑸由物及人,过度自然。(有过度段或过度句。)学生把握了这些规律,习作时就会大为开窍。

  还须提及的是,散文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是一般记叙文的提高。因此,散文教学不能忽视形象思维的培养。形象思维不能离开具体的形象。这就要求我们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和体验。所谓:“搜尽奇峰打草稿”,强调的就是观察和体验的积累。长期的观察积累,会使最深刻最鲜明的印象出现在记忆之中。它所反映的往往是观察对象最突出的特征。老舍写《济南的冬天》,就是捕捉最富于济南冬天特征的事物来表现的,文中所描绘的“温情、美丽、清亮”,就是作者经过长期的观察所反映出来的济南冬天的特点。这对学生写作来说,是很有启示意义的。观察是认识的基础,也是写作的基础。教师只有指导学生对周围的事物认真的进行观察,学生才能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学生学会观察事物,并逐步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应当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观察时既要注意事物外溢的风采,又要注意透视其美的内涵。这样,习作时才能做到笔力精细入微,真实、生动地再现事物的特征。

  教师不仅要结合范文的教学去指导学生认真地观察事物,而且要指导学生深入地进行体验。体验是观察的深化。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细心体验,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内涵,才能不断的丰富学生的写作源泉。

  总之,散文教学是指导学生向范文学习,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写好文章;作文是让学生仿效、借鉴范文的练习,目的是要使学生化所学范文的知识为技能。如此读写结合,不断回复往返,学生的读写能力就会得到显著地提高。

  中学散文教学二

  一

  散文的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的地位是非常突出的,它不仅可以传授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与写作能力,同时由于它大多文质兼美,很能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更能激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审美需要,实现美学教育。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地重视之。可是现在的中学语文散文教学与写作中却存在着不小的误区。

  二

  首先就是散文的形与神的关系方面。自小学而中学,我们在分析散文与指导学生写作时最多挂在嘴边的经典就是:形散而神不散。而中学语文写作指导中也明白无误地指出:“散文往往以神驭形,因形见神,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又引用了秦牧的话:“散文虽散而不乱,全靠思想把那一切材料统一起来,用一根思想的红线串起生活的珍珠,珍珠才不会遍地乱滚,这才成为整齐的珠串。”可事实真是如此吗?下面我们不妨来解读一些散文名作。

  例如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第三册《故乡的胡同》,作者用沉郁的语调诉说着自己的自小及大的种种生活的感受----儿时在胡同里的幻想,教堂的钟声引发的思索,回忆自己的同学及如何学会了 “谄媚与防备” “看见了孤独”,插队双腿残疾后回城工作,如何对未来总是抱着过分的希望,又写了母亲的过世带给自己的创痛,恋爱又如何使自己的心魂从轮椅里站站起来。又说不是我生活在胡同中,也许是胡同构成了我的生命。最后又思考道”这一条条胡同的延伸连接漫展及弯弯曲曲地隐没,是否就可以看见命运的构造?”----真是”思接千载”,可是无不与故乡的胡同紧密相关.形还是那个形,却蔓展出了那么多的思绪.

  又如现代汉语的经典名篇<<背影>>, “表现了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情感和儿子对父亲关怀的感激之情”(见洪宗礼主编《语文》初中第四册第83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版)。但在我看来,《背影》的讲读史上,始终存在着一种不大应该的简单化定势:将“父子情深”平面化地理解为父子关系一贯其乐融融,将朱自清父子之间的感情一相情愿地“提纯”、“净化”。

  我们知道,《背影》是回忆性的散文,在《背影》文章与"背影"故事之间相隔了整整八年(不是二年),而八年的时间可以有多少事情发生!且不说有关传记材料里的朱自清与父亲的那些龃龉与不欢,就是在《背影》文本里,作者也照实记录了一些,只不过把话说得简约、含蓄,需用心读才能破解罢了。--我指的是文章的最后一段。

  而我要说,虽然很多人注意到了文末一段的重要性,但很遗憾,迄今还是未曾见有人话讲到点子上:正是在这文章的这里,隐藏着《背影》之所以"好"的最大秘密,也蕴含着《背影》文学经典性的最重要潜质。对此,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体会。第一, 在主题内容和思想上,朱自清虽“只是写实”,却真切地写出了父子这样的血缘关系,也会有摩擦,父子这样的亲情也会有波折;揭示了“月有阴晴圆缺”,世俗复杂、人人都可能出错的客观现实。这样,“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情感和儿子对父亲关怀的感激之情"的经典主题之外,还包含了儿子的愧疚、忏悔之情,这在作品表现的诸多情感中也是极具分量的;而且由此,《背影》便不再像一般同类作品那么简单、浅显了,即或可能失去了“纯情”,却是结结实实地收获了家庭、人生等多个角度的复合的厚重的体验。

  同时,如果我们在更深的层面上解读此文,我们就会体会到文中除了以上的体验之外,还处处隐现着中国的老百姓千百年来长期一直在大而悲凉的那种社会背景之下自生自灭生存状况,而此种状况之下的他们只是也只能依靠家族的力量,亲情的力量进行自救,而不是我们的政府。此种状况一直到今天依旧有时若隐若现地存在。我们不妨想一想,当我们有困难时,我们有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背影>>的这个 “形”里,原来包容了悠长的朱自清的生活史、情感史、思想史,联系<<故乡的胡同>>,我们可以发现作者无非是选择一个特定的物象作为载体来展开自己的思绪的翅膀.几乎是 “一颗珍珠缀满了红线”.

  在此,我们不妨再来解读一篇有关我们苏州的散文,那就是余秋雨先生的<<白发苏州>>.此文把苏州作为一个抒情的起点,先由中外对比的角度写起,写到每一个中国人心底都有一个江南梦.苏州是中国文化的宁谧的后院,是农业社会文人的精神飞地.中国文人常用山水意识来对抗王权意识.又写自己 “反正已经老了,去学那份追随之苦干什么?”---不仅是写苏州,其实更是写作者自己.最后还写到了沉静苏州的 “金刚怒目”的一面.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反思,又提出了如何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前提之下发展现代化?真可以说是形不散而神散.

  因此,恰如南师的沈允文教授所说形散而神不散不过是散文的一种写作方式而已.对此我是深以为然. 其实如果我们再去仔细地读读鲁迅的《藤野先生》,就会发现,文中的藤野先生也仅仅是一个鲁迅先生寄托自己当时心情的一个情感符号而已,在所谓的怀念、爱国、战斗的决心之外,更深处表达的是先生当时的孤独与寂寞的心绪。我想,要是把“形神论”当作“放之古今而皆准”的理论,恐怕古代的许多散文大家的作品,就要被出示“红牌”。中国是世界的散文大国,源远流长,品类繁富,怎么能用一个简单的、刻板的公式把它框死呢?

  总而言之,其实,许多的优秀的散文并不是什么 “一根思想的红线串起生活的珍珠”,形神之间对这些名作的解读的宽度就是你生活的宽度、思考的宽度。短短一篇《背影》就有也可以有你自己的悠长的生活、情感乃至思想的历史。好的文学作品不怕、甚至是非常需要这样的解读与移情的,对此,现代文学理论是早就言明了的;而且,恰恰是这些作品因为有无数读者的反复阅读,所以越读越精彩,越读越经典。

  三

  可是,问题却还不仅如此,我们的语文散文教学在纠缠于什么形散神不散的 “原则”之下,却忽视了散文学习与写作的最重要的内核,也是最重要的要求,那就是“真实”. 如果说小说可以说是对个人或群体生命状况的起飞,那么散文就是对之的追忆与确认. 我想无论你是写亲情、或是友情、或是爱情,也无论你写什么花鸟鱼虫、还是厨房书房,唯有真的才有可能是善的,美的。优秀的散文无不是抒写作者对人生与社会的真实的感悟。也勇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时代的伤痛。如果说小说可以虚构,那么散文是不可以的.叙事类散文必须真实的叙述,而抒情类的散文也必须抒发最真实的情感,一切矫揉造作的伪散文,伪名篇都要赶出语文教材.要知道,面对它们的可是还是那么相对单纯与幼稚的心灵啊!以下我想先就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些 “经典”谈谈自己的看法:

  先谈谈杨朔,杨朔以优美的散文著名。而杨朔最优美的散文,如收在语文教课书中的《荔枝蜜》、《雪浪花》、《茶花赋》,都写在1961年。从题目就可以看出,这些散文写的都是一些被普遍认为美的好的东西。同时,借物抒情,他也通过描写这些东西来表现他的感情。

  例如他写荔枝蜜: “吃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他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他愿意置身在劳动人民的队伍里,不做高踞于群众头上的精神贵族。

  他写茶花:“如果用最浓最艳的朱砂,画一大朵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岂不正可以象征着祖国的面貌?”

  他写浪花: “老泰山(文中的一个人物)恰似一点浪花,跟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形成这个时代的浪潮,激扬飞溅,早已经把旧日的江山变了个样儿,正在勤勤恳恳塑造着人民的江山。”

  我想,也许我们不能说他的观点与想法、抒发的感情不对,但是如果联系一下当时的社会现实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此类散文至少是违反了散文的真实性原则的。那时的社会现实是如何呢?我们不妨去问一下自己的父辈。 1961年,正值大饥饿的年代。由于自然灾害与当时的经济政策的失误,全国有几千万人被饿死。许多人得了浮肿病。而且不仅严重缺乏食物,也严重缺乏别的东西,比如,纸张,布匹,做饭用的锅子,吃饭用的碗,小学生用的作业本子,全都买不到。这种灾难不仅造成了生命的死亡,而且带来了心灵上的创伤。在家庭中,人们为食品而起纠纷,在社会上,人们为了得到一些生活必须品而不惜道德上的亏损。可是在杨朔的散文中我们全看不到这些,虽说从杨朔那一时期的文章看,他常常在外国;在中国的时候,也总在旅行,住在风景区的旅馆里,比如,在广东的从化温泉、四季如春的昆明,北戴河。他显然是一个有些特权的人,也许没有饿肚子。但是我想只要他不是聋子瞎子,他一定不会不知道当时普通人民正在经受怎样的苦难。1961年的普通人民生活里没有蜂蜜,饥饿与灾荒中的祖国至少那时也不会太像含露乍开的茶花。

  其实,同类的问题在其实在许多的 “老经典”中其实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许多的同志在文章中也曾谈到过,在此我也不做过多的论述了。

  老教材是如此,那新教材又如何呢?在此我们不妨再来看看一些新教材所选的散文,如职高语文第三册的《读海》,教参告诉我们:“文章分成7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海的内涵”。可是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解读的是什么呢?先是海真蓝,我想跳下去,又想为什么不从海面上走过去;再是开车来到海边,一直开,继续开,我说停下吧,司机还是向海里开;再写在海边如何看到 “海既对礁石戏弄,欺侮,吞噬,又对之爱得狂热,爱得流泪,爱得矢志不已。又写礁石是如何痴恋着海,崇拜着海,却又拒绝着海”。又再写自己拼命扔石块却扔不远,于是感慨海真大,大的我够不着。最后说:“大海啊,我读懂了你啊,我明白,我明白,退下去的是成排的泪水啊”。读到这里,学生无不哑口无言!课余同年级的老师谈之也无不茫然。

  这里那有什么对大海的不同内涵的感悟,有的只是矫揉造作的无病呻吟,所谓的 “移情”也不知是移了什么样的情,是自己年轻时的一段绝望的爱恋?或是畸型的情感?

  所以,如果说在此对杨朔们的批评有些过,因为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也许他只能这样写,但是在今天如果还把这些散文当作范文来指导学生那就大大地不应该了。而对《读海》之类的伪美文,如果教师不加自己的判断仅仅按照教参与阅读指导对学生进行讲授的话,还在那里大谈什么结构之美、意境之雅那简直有些误导之嫌了。

  其实,失去了 “真”的散文,那里还有什么意境可言呢?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就对此做了非常好的论述,他认为意境不仅是景与情的结合,更应该是作者的真切的感受。如 “云破月来花弄影” 、“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弄”与“闹”,写出了作者独特的,真切的感受,这样就“不隔”,“不隔”才有意境。而意境的不同,归根到底应是创作主体的独特的精神空间的物化,外化而已。如果没有创作主体对宇宙万象、人生的独特的、真实的感悟,而是用一些美丽辞藻的堆砌,无病呻吟的梦呓、政治意识的物化来创造意境,那么我想不仅无法培养学生健康的美感,如何正确地来欣赏文学之美,甚至对他们的健全的世界观的养成都是有害无益的。

  我们必须要对此引起重视。因为有时我们老师自己在多年的教学此类散文的惯性思维的影响之下,认为散文作品与学生写作就应该表现一种向上的时代精神。在课后的讨论中,有的老师就是如此说的。对此我不敢苟同。我们不妨来看一下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作者在突出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以后,先是“忽然想 起日日走过的荷塘”, 于是信步来到荷塘边,并对“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作了一番尽情的描写。很显然,作者此时“忽然”想起荷塘,并不是因为他对荷塘有看特别深厚的感情,特别深厚的感情,也不是特地为了对“素雅”、“恬静”、“朦胧”的荷塘月色作一番深情的赞美,而只是想借“今晚的荷塘”来排遣内心的烦闷。当这一努力失败后,作者又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其实这是作者为排遣内心的苦闷再次所作的努力,结果是再一次失败了。这样的选材,这样的构思,深刻反映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充分体现了作者力图寻找解脱但又无能为力的心迹。我们在感受那无边的荷香月色之余,不也清晰地可以感受到作者的那种内心的由于现实与理想的矛盾而引起的烦闷,无奈的心绪吗?再有郁达夫先生的名作《故都的秋》。在此文中,作者先从“清”、“静”、“悲凉”三个方面对“故都的秋”作了归纳,接着,作者分别选取了能体现这三个方面特点的景物如“蓝色、白色、粉红色的牵牛花”、“槐树的落蕊”、“衰弱的蝉声”和“透着浓浓凉意的秋雨”等作了描绘。作者之所以要着力描写故都这些带有“清静感”和“悲凉感”的景物,而不去描绘火一般的香山红叶和明镜似的昆明湖水,其主要目的恐怕正是想借此来抒发内心的苦闷、寂寞与忧思。在30年代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这种感受在郁达夫的其他作品中也时有流露。并且这种感受在当时整个散文创作领域也是普遍的。在教学实践中对此类作品就要求老师帮助学生来消除时代的隔阂。让学生体会久经颠沛流离生活的郁达夫,如今终于回到故都北平的天地里,心中的多种复杂的感受。在讲读中,使学生渐渐感悟到作者的心态意绪,进入了课文的情境。而一旦进入了这种审美境界,那么文中作者落寞的“负面”情绪同样会使我们有美的体验、大的感动、深的体会。

  四

  再者,我们在中学散文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重分析轻感悟的问题。其实优秀的散文作品必须是一个活的整体,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不可分割的。在散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尤其要注意到着一点。对许多优秀的散文名作,在讲授时不必作太多的支解,要努力使学生在多读的基础上整体的进行感悟,然后进行适当的鉴赏分析指导即可。要知道,一本《庄子》如果在阅读时不去体验它对生命的思考、人生的感悟,那么无论你对之如何读得熟、译得准,甚至倒背如流,也最多不过就是在看一本小童话故事书而已!记得在去年准备《荷塘月色》的教案时,课本的后面引了盛诗澜先生的一段话,使我感触很深,不妨引在此文中与诸君共思。

  那段话是这样的:“ 一篇<<荷塘月色>> ,多少人读,又读了多少年,可又有多少人真的读懂了那片荷塘,那片月色?”甚至他又说,经老师的喋喋不休的对比喻,叠词与通感的分析,连初读的一点兴味,感受到的一点清清淡淡的美都消失了,直到后来,经历了人生的重大失败的他,在一个凄凤冷雨的夜,重读此文,才忽然有了真正的顿悟,读着读着,心中的委屈,似乎被那淡淡的月色融化了.那袅娜的荷花,别有凤致的荷叶,摇曳在眼前,蝉声与蛙声也仿如小提琴的名曲,安慰着他的心灵,不由得发出感慨: “多美啊” !

  在课后与学生的闲谈之中,许多同学告诉我,其实此种感受他们也有,可因为自小学而今十多年里,语文的散文教学课就是这样上的(包括我自己):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或者物----人---理,不论什么好的文章(越是好的散文越是如此),不把它支解得四分五裂决不罢休。不然的话,老师自己心里不踏实啊!学生考试考不出怎么办呢?!

  可是,正由于如此,才使得我们的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整体感悟能力严重欠缺。在教学中我曾经碰到过这样的一次经历,那是去年我在教<<故乡的榕树>>一文,当时我声嘶力竭地讲授着文章的结构、主题、写作特色,讲现代人如何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同时为了使同学进一步理解海外游子的那种乡愁,还补充了余光中的<<乡愁>>一诗,可当我讲解完后,同学们的茫然的眼神告诉我,他们没什么感受,甚至在我读到---“到后来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土丘 母亲在里头 我在外头”---时,竟然还有同学在笑。当时我有些愤怒,可出离愤怒之后,我忽然感到。这能怪我们的学生吗?他们感受过什么是乡愁吗?其实,这些离家来求学的同学,他们也是有许多的思乡情绪的。可我们老师什么时候教他们去细细地体验过乡愁的滋味?其实这二者也许在深广度上有些不同之外,本质上不是同一种情绪吗?这样一讲,他们不就理解了吗?

  所以,在许多时候,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不是仅仅叫同学去死记硬背什么中心思想、写作特色,更重要的是要使同学感悟作者的心态意绪,进入课文的情境,进入一种美的境界,在此基础之上来体悟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物象之美,生命之美,进而根据自己生活的宽度、思考的宽度来解读之,升华之。当然这就需要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如果不是如此,那么无论你讲解的多么完美,面对的将依然是那茫然的眼神!因为这里牵涉到一个审美体验的差异性问题。甚至这种差异在许多的时候几乎是无法沟通的.如一个球迷在看一场精采的球赛时,他会感到如痴如醉,会体验到巨大的美感,可同样对于一个不喜欢足球的人来说,这90分钟可能就是一种煎熬,而且无论你如何的向他解释如何如何的精彩,他都是无法与你有一般的感受的。同样,我非常喜欢莫扎特的音乐, 而且自己在欣赏之中亦颇可体验到许多的美感.可是我知道同样的音乐在大师的耳中那感受与我是截然不同的,那定是比我的感受要醇厚,深刻,清新,优雅的多.而且我也知道,此中微妙之处,大师们即使用最通俗,详尽的语言来向我描述,我依然是无法体验到大师们的高层次的审美体验的. “道可道,非常道” 人在那一个层面之中,那他的审美体验也就只能在那个层面上,丝毫无法勉强.

  足球,音乐如此,文学作品的鉴赏则更是如此.那 “闲敲棋子落灯花”空灵优雅的落寞,那“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悲凉萧条的壮阔,那 “斜晖脉脉水悠悠”的幽雅,也就是仅仅你自己去细细的体验吧。

  那么,我们是否由于如此就在教学中不要去指导学生进行美的鉴赏了呢?不,正因为有这种审美体验的高下之分,我们才知道只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文化学识修养,不断地去尝试去体验那各种不同的美,那么美的新天地,新境界就会不断的想你展现.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多年之后重读好的旧文的时候,或是以新的角度或方式去体验已阅的内容的时候,会有许多新的感受与体验.人们不断的发现自身,超越自我,体验到更高的审美愉悦,那是多么的快乐啊.佛之 “顿悟”, “ 朝闻道,夕死可也”此之谓也.

  当然,对此也要一分为二地来看待。一方面,毕竟有些散文,如《茶花赋》、《香山红叶》、《荔枝蜜》、《秋色赋》、《猎户》等等,本就是用物----人----理的模式制作出来的,那么把它支解开了分析本也无所谓。但是另一方面,有些好的散文如《荷塘月色》《红尘之上》《背影》等,我们就不可如此。如果依然把它弄的支离破碎,那么直接的后果也许就是使学生(其实同样也包括老师)的语文学习兴趣与热情消失殆尽,文学鉴赏的美感也无从谈起。对普高的学生来说,有高考压在头上,也许问题不大,但是对我们职高来说,如果学生真的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那后果也许就非常严重了。说句重的话,如果连语文教学中最美的散文教学都无法激起同学的学习兴趣,感受不到美的体验,那么作为教学的指导者来说,那是一种失职!

  五

  那么,在语文散文教学中存在着的这些问题,同样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散文写作。在此我们不妨来看看学生写作的现状。一到写作文,教室里总是一片哗然,叫苦连天,抓耳挠腮、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交作文的时间总是拖得越长越好。勉强挤出来的文章也是三,四百字,涂涂改改,空话套话一大套,有时我都不知如何批改了。为了解为何同学如此怕写作文,我做了一次民意调查,叫同学写小纸条,上面写自己对写作文的体会、观点、为何怕写、写不好?结果是同学写得很好,总结起来一般有以下几点:

  一是对生活无感悟,不知写什么好。“没事可写,生活很无聊。”“不是不想写,没有生活经历,不知写什么 ”?

  二是即使有了想写的题材,也缺乏严密的构思,写不出优美的意境。“知识面狭窄,语文书上的课文大多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初中语文教学非常的失败。”“缺乏联想,不知如何下笔”。

  三,是写的作文老是那几个话题,想写的不敢写。“不是怕写,只是不想写,因为写来写去都是差不多的,没什么可写的。”“范文中空话、套话太多,无聊的话题太多,写作的限制过多,眼界太小”。----真是让我感慨万千,我们千万不要太小看了我们的学生啊!其实许多问题他们不是不明白,只是不想多说而已啊!

  那么面对如此种种,而作文教学在语文中又是那样的重要,我们应如何来改变此种状况呢?在此我不想来多谈修辞,结构,修改等具体的写作指导,仅想就上面同学所反映的现状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想,首先对于第一种情况,老师要使学生明白,其实可写的东西很多啊:家庭、学校、社会、世界都可能引起学生的关注,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只是有时视而不见罢了!我们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觉地将视野投向生活,主动观察生活并进行思考,从而形成一种能力和习惯。而老师在写作指导时也应该使我们的同学知道 作文不是政治教材,我们应该写自己关心的话题,选自己身边的材料。正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招生院长哈格顿先生所说:“1、作文是整个申请的主心骨,但同学们要知道,我们的作文不是写给专业人士看的,也不是写给招生人员看的,阅读你的作文的对象应该是年你的亲人与朋友。2、不要为写作文而写作文,作文应该是在讲述一个你很想告诉别人的故事,反映自己的一种心情。3作文中的你应该是一个真实的你,而不是一个想象中、理想中的你。有人说应表现自己美的一面,但我认为应该表现你的两面,但无论你想表现哪一面,都应该是符合你的实际情况的那一面 ”。对此我深以为然,如果说名作家的作品要有博大的社会使命感,站在文化的高点之上来阐述对社会生活的理解的话,那么我们职高的同学的作文至少也不应忽视自己内心的彷徨,中考失败的痛楚,面对即将踏上的社会的迷茫!而不是一写作文就是“要拼搏啊”“我们要保护小青蛙啊”“小草的精神是多么使我感动啊”“我们是祖国的希望啊”此类的多少年写来写去的话题。

  第二,平时要多阅读一些课外的书籍。课外阅读对语文水平的提高的重要性我想无论提高到什么程度都是不过分的!我们自古就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篇,不会写诗也会吟”等带有真知灼见的指导性意见,现代语文教育大纲也明确要求学生要完成一定量的课外阅读。要知道,要想写好文章,单靠读课本选的所谓范文是远远不够的。一小卡车红砖,可能连一座平房也筑不起来,要建高楼,没有几十万立方米的建材是不行的。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人没有读过几十本名著,没有读过几十本杂志,没有读过几十首诗歌,没有受到过一定量的文学精品的熏陶,能够写出多么精彩的文字吗?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我们应该要尽可能地增加同学的阅读量,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而且,如果同学可以如此做到的话,那么我想什么结构啊、文采啊,都难部倒你。要知道,许多优秀的散文本就不是在那里苦思构建出来的,而是一气呵成的啊。在教学中,就要以课文范文为基础,尽量大地扩展同学们的知识面,尤其是我们职高同学绝大多数都将在不远的将来踏上社会,语文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一些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合格劳动者,不至以后发生如台湾歌星李玟的"曹雪芹在哪,叫他也给我写首歌"的笑话。

  因此,对于学生看一些课外书,我想只要不是淫秽与反动的,我们不仅不应该阻止,甚至还应该大大提倡!在此我想对那些动不动就在晚自习没收同学阅读的课外书的老师们说一声:不要这样了!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学生,他们还是有鉴别文学作品好坏的能力的。不然光靠语文教材上的那几篇“形散神不散”的散文,你还能指望学生写出什么好文章?

  以上是我对中学语文散文教学与作文指导的一些粗浅的思考,敬请同仁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