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椋鸟教学设计 灰椋鸟说课稿

发布时间:2021-08-23
灰椋鸟教学设计 灰椋鸟说课稿

  《灰椋鸟》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作者徐秀娟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工作时写的一篇散文。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灰椋鸟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灰椋鸟》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灰椋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7个生字,其中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找出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的情景的句子欣赏、品读、想象,感受灰椋鸟归林的壮观,理解植树造林的意义及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能凭借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起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课文,感受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

  难点:理解植树造林的意义及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指名朗读课题,相机指导“椋”的读音及形近字(“凉、晾、谅、惊”等)。齐读课题。

  2、通常来看,像这种写动物的文章,会向大家介绍些什么呢?通过预习课文,你们知道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吗?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1至2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通过初读课文,你知道灰椋鸟是一种怎样的鸟?

  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反馈:

  (1)出示生字词,多种形式读

  (2)理解词语

  (3)检查句子朗读。(ppt出示)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自由读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浏览课文,找出文中哪几小节写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

  (1)指名回答

  (2)读读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

  (3)读完这三小节,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尝试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班级交流

  4、学习第1、2节。

  (1)那课文什么地方提到灰椋鸟样子的?指名回答。(ppt课件出示相应语句)

  (2)作者的意思是说——(引导学生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出示课件,了解灰椋鸟)

  (3)既然没什么好看的,“我”后来为什么又忍不住要去看?

  (4)引读第2节:于是,一天下午……下了车……棕红色的水杉落叶……我们……

  5、那文章的最后一节作者又写了些什么呢?

  (1)指名朗读第6节。

  (2)说说这节主要内容。

  (3)引读:在回来的路上,我想……(ppt课件出示相应句子)作者的意思是说——(引导学生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4)辨析词语:课文第2节说“我们选好观察位置,便在那里等候灰椋鸟归来。”而最后一节却说“没有……没有……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这两句话中的“观察”和“观赏”两个词语能不能调换,为什么?(ppt课件出示两句话)

  四、作业

  1、熟读课文,摘录课文中写鸟的句子。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齐读课题:灰椋鸟)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说,灰椋鸟归林时那喧闹而热烈的壮观场面只看不欣赏太可惜了。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和作者一起去观赏那壮观的场面。但是,要想把它们归林的画面看得真真切切,同学们还得带三件宝物:第一,你们的眼睛,用眼睛仔细地看;第二,你们的耳朵,用耳朵认真地听;第三,你们的心,让你们的心灵插上想象的翅膀,大胆地想象。

  二、品读课文(学习课文3、4、5节)

  a、学习第3节

  1、师引读:首先让我们跟随着作者开始静静地等候。周围静得出奇,路两边……同伴忽然喊道……

  2、“黑点”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b、学习第4节

  1、那就先带上你们的眼睛宝物去看一看吧,看看灰椋鸟是如何归林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轻声读一读课文的第4节,想一想,灰椋鸟是怎么样归林的呢?把关键的词圈出来,边读边想象画面。

  (1)你看到灰椋鸟是怎样归林的?

  (2)灰椋鸟排空而至,有的……有的……(ppt课件出示相应句子)

  灰椋鸟是整群整群归来的,有的……有的……

  灰椋鸟是成群结队的归来的,有的……有的……

  (3)想看看这壮观的归林场面吗?(视频欣赏)

  (4)你看到了什么? 你呢?……

  (5)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这一壮观的场面,学生齐读。(ppt课件出示相应句子)

  2、这是我们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所看到的,你还听到什么?

  (1)灰椋鸟的叫声在作者的耳中的意思丰富着呢!

  师引读:先回来的鸟……,好像……,又像在……:后到的鸟……,边飞边鸣,很快……。(ppt课件出示相应句子)

  (2)如果你就是一只归林的灰椋鸟,你会和同伴倾诉些什么?又会怎样呼唤你的同伴和儿女?(同桌练习——指名说)

  (3)老师仿佛听到了一群活泼可爱的灰椋鸟在欢快地鸣叫,感觉到你们已经融入到这快乐的大家庭里去了,这可真是一副壮观、欢快的归林图。让我们拿起课本,走进林中,一起回味、欣赏这壮观、欢快的归林图。(生齐读第4节)

  c、学习第5节。

  过渡:刚才我们随着作者亲眼目睹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真使我们意犹未尽。夕阳已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此时林中又是怎样一幅画面呢?同学们,让我们继续睁大我们的眼睛,竖起我们的耳朵,用心去感受吧。

  1、自由朗读课文第5节,看看哪些写鸟的句子深深地吸引着你,划出来,并想想是什么吸引了你。

  2、学生自学。

  3、全班交流,体会语言的精妙。

  (1)“天上的鸟越来越少了,可是整个林子里的灰椋鸟还是不愿过早的安眠。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地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

  把灰椋鸟写的很美,那是由于在晚霞的映照下,还用了拟人和比喻,这样把灰椋鸟当作人来写,感觉和真的一样。

  指名读,说说理由。谁也喜欢这一部分,读一读。

  (2)“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①重点理解“俱乐部”:什么叫“俱乐部”,人们在俱乐部里会干什么?为什么说“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呢?

  ②似飞瀑,如惊涛,写出了什么?这是怎样的声音呢?

  ③鸟儿叫得这么欢,的确这儿成了天然的俱乐部,成了鸟的乐园。谁喜欢这一句的读一读。

  3、听了同学们的朗读和评价,老师仿佛已经来到了林中,我也想来感受感受此时林中的情形呢,你们愿意和我一起感受吗?(师生齐读)

  4、作者被这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感染了,竟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我想此时此刻,不仅是作者,我们每个人一定都会被感染了,也会像作者一样欢呼起来,你会欢呼些什么?(学生简单交流)

  5、是呀,这样的场面,深深地感染了作者,也感染了我们。把你的欢呼,把你的赞叹,把你的惊喜,放到你充满激情的朗读中吧!(齐读第5节)

  三、学习第6节

  1、过渡:我们都已经情不自禁地喜欢上这些可爱的小精灵了,灰椋鸟多么自由,多么欢快啊!这都是谁的功劳呀? (齐读没有……没有……)(ppt课件出示相应句子)

  2、师:这是作者对林场工人由衷地感谢,以及对人们植树造林保护环境这一行为感到无比的欣慰。同学们,全篇课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鸟儿归林时、归林后的壮观场面,从字里行间你感觉到这位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拓展阅读:

  1、同学们,著名作家巴金爷爷曾经也写过一篇关于鸟的文章,想读吗?(点击学习软件,美文欣赏)认真读一读,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出鸟儿活动的动人场景的。

  2、学生自读

  3、交流感受

  五、认识徐秀娟

  欣赏《一个真实的故事》,认识徐秀娟。

  《灰椋鸟》说课稿

  说教材:

  《灰椋鸟》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作者徐秀娟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工作时写的一篇散文。描绘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的敬仰之情。文章第二段是重点,作者将灰椋鸟归林的活动与自己内心涌动的感情同时描写,交融渗透,合为一体,旨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语句,进而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说目标:

  根据文章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位以下三个: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地四、五自然段。2、让学生自读自悟,领会欣赏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感情。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大自然的热爱。

  说教法学法:

  针对本教材特点,我采用读中理解、品析感悟、想像拓展等教学方法,通过词语理解、句式的推敲训练,情感的体会等品赏评议,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自读感悟,切实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说教学过程:

  我说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首先,我以课件导入。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林场,去观赏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播放课件,把学生带入到百鸟归林、呼朋引伴、浩浩荡荡的壮观场面中。学生欣赏课件,身临其境,学习课文的情趣被调动起来。欣赏完后,让学生用一两个词语概括所看到的场面。(板书:壮观热闹)

  接着,精读课文第二段。分两个环节教学:一、感悟壮观场面二、感悟热闹之情

  (一) 感悟壮观场面

  即学习第3、4自然段,先让学生细读课文,用笔找出能体会出百鸟归林的

  “壮观”的词句。“不动笔墨不读书。”自学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交流时,相机出示第四小节,学生重点抓住“排空而至”、“数百米长”、“巨大”、“一批一批”、“浩浩荡荡”等词语来体会。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排空而至”。指导朗读时,先练读这些重点词,读出壮观之势,再将词语放入到句中进行练读。过渡:此时的刺槐林里变得热闹起来,引读“先回来的鸟——后到的鸟——”一句,让学生理解“倾诉、呼唤、应和”内容时,我设计想像说话:如果你就是一只灰椋鸟,你会倾诉、呼唤、应和些什么?这一情景创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实现了个性化阅读,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时空。“此时此刻,我们眼前是排空而至的灰椋鸟,耳畔是他们活泼欢快地叫声,真是壮观、热闹啊!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一下吧。”齐读第四自然段。

  (二)、感悟热闹之情

  “夕阳已渐渐西沉,灰椋鸟们还不肯过早地安眠,林中又会是一番别样的景象。”轻声读第五自然段,找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一读,在同桌交流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全班交流时,我相机出示两句话。

  “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让学生回到一开始灰椋鸟给我们留下的印象,进行比较朗读,感悟夕阳映照下,如翩翩起舞的少女般的灰椋鸟的美丽。从而对灰椋鸟更添喜爱之情。指导学生美美地读好这句话。

  “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这句话,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播放鸟鸣声帮助学生理解感悟。在欣赏时边让学生想像,这声音如——似——。这样热闹、欢快的百鸟争鸣图,我们能不被它感染吗?此时的你会情不自禁地欢呼什么?学生抒发出内心的感情后,配上优美的音乐,带上喜爱的情感,齐读第五自然段。

  这两个环节的设计,学生通过“读、找、悟”与文本真切对话,学生自主学习,收获不少。我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他们能自己感知、发现,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起到激活、指引、协调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词语感悟、通过句式感悟、通过情景感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

  体会爱鸟之情,学习第三段。过渡:同学们,在你欢呼、赞叹之时,你是否想过该感谢谁?引出第六自然段,齐读。出示反问句:“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欣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

  让学生改陈述句,可用上“如果……就……”“因为……所以……”。在训练的过程中感悟到鸟是人类的好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随即问学生:那我们小学生应该为此做些什么呢?

  这个句式变换的训练,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一是它训练了学生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达,使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二是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鸟、爱树木、爱大自然的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最后,向学生声情并茂地叙述,再现女大学生徐秀娟为救受伤丹顶鹤而牺牲的动人故事,记住她最后的呼吁:鸟是人类的好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出示这句话齐读。使学生爱鸟、护鸟的情感得到升华。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在歌曲中结束本课教学。


  看了“灰椋鸟教学设计”的人还看了:

1.《画小鸟》美术精选优秀教案

2.语文s版一年级阳台上的小鸟教学设计

3.父亲树林和鸟教学设计

4.中班美术《五彩鸟》教案设计

5.《翠鸟》公开课优秀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