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优秀散文3篇

发布时间:2021-09-04
高考优秀散文3篇

  散文以其"形散而神聚"的艺术特点和行云流水般自由奔放的行文体体例,历来备受推崇。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高考优秀散文,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

  高考优秀散文一

  我想和您同行

  尊敬的鲁迅先生:

  你好!

  风停,雨静。穿过时光隧道,我终于见到了您。我真的想和您同行,我有很多话想跟您说,请容许我慢慢道来。

  近来,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奥数,二怕英文,三怕周您。我就觉得很奇怪。他们怕奥数怕英文,我可以理解,但是我很困惑:他们为什么要怕您呢?莫非是因为您的文字太尖锐,他们不喜欢您直刺现实的文字?尖锐一点不好吗?我不懂,真的不懂。但是我清楚地知道:我很喜欢您,喜欢您冷峻的文字,喜欢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还喜欢您“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一语一词,铿锵有力。我喜欢您的率直与坦然。

  如今的社会,敢说真话,敢于坚持真理的人似乎在减少,这个世界需要像你一样正直的人啊!我想和您同行,一起直面人生!我需要您做我坚强的后盾!  说到这,我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听说有些地方的教材禁止选您的文章。知道这个消息,我是多么愤怒啊。那么好的文章为什么不可以入选教材,难道是因为中学生怕您吗?您的文章有那么多的闪光点啊,也可以给学生传递“正能量”。不过呢,您也不要难过,其实您有很多“铁杆粉丝”的,比如我,嘻嘻……我没有骗您哦!还有呢,我们班也有好多同学喜欢您的作品呢!您的文字就像一座永恒的丰碑,永远地矗立在我们的心间。

  高考优秀散文二

  我爱周树人

  中学生有“三怕”,其中一怕,是周树人,鲁迅先生的文章一直为中学生所害怕,更多上的是文笔上的晦涩与深刻,然而对于鲁迅先生,我却是喜欢的,先生身上有一种莫名的魅力吸引着我,令我欲罢不能,佩服不已。

  先生为人,我十分佩服。

  初识先生,还是在初中课本中描写的白草园和三味书屋里,先生家道富有,然而后倾颓,正如他在《呐喊》自序中所描写的一样,有谁从小康人家步入衰落呢?我在这其中便能看见他人的真面目。早年的他留学于日本仙台,他学习医术,渴望用医术来救治像他父亲那样的病人,然而在仙台的许多事改变了先生,先生如是写道:凡是麻木的国人,即使体格如何的健壮,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我们的第一要著,在于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后先生弃医从文,在文章中寻找到了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先生三易其志,深明大义,身躯微弱,却以天下为己任,如此大智大勇的人,我十分的佩服,正如毛泽东所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却没有丝毫的奴颜。”

  先生行文,我十分的佩服。

  常常想起民国,自由之风多出于狂狷之士,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陈寅恪,有风趣幽默,造诣颇深的钱钟书。而鲁迅先生作为前辈,亦开一代文章之风。

  犹记得孔乙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犹记得祥林嫂,身世凄惨,却为世所弃;犹记得阿q,常遭恶打却精神胜利。这些鲜活的人物像是那么真实的存在过,观先生之作品,小说中人物的悲欢离合,甚至构成了我们幸福或是快乐的源泉,先生对国人性格弱点的剖析,着实深刻,着实令人难以忘却。先生的杂文亦是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他的文章是利剑,似匕首,直插敌人的心脏,反动派被他描述成落水狗的“哈巴狗”,干脆利落而又常令人忍俊不禁。

  高考优秀散文三

  难易相成,怕与不怕相生

  道家学派的鼻祖老子有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几千年前的老子就道出矛盾的对立统一性,在我看来,怕与不怕也是相依、相赖而存在的,没有绝对的畏惧或喜欢,一切取决于你的态度。有时,怕与不怕就像天平的两端,你起他就落,你落他便起。

  “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成了流行语,一定有其根源。

  何为畏惧?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说:“畏惧是当一个人没有能力解决某一事物时产生的恐惧、退缩的情绪。”在此,我且以“怕奥数”为例来说明吧!众所周知,奥数是一门十分难解的学问,特别是文科生,更对其敬而远之。我们可以把“奥数”理解为“深奥的数学”,对一般人而言,深奥的数学往往超出其承受范围,所以,同学们会对奥数产生畏惧感,怕触碰奥数;然而,俗话说“跳一跳,摸得到”,对于一些智商较高的同学,他们有能力去解决这一类问题,于是乎,他们对于奥数的喜爱便胜过害怕。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害怕与否,其能力的高低是关键因素。

  然而,我们也不能完全说是如此,大多数的中学生智力相当,却还会出现害怕与不怕的区别。林徽因说:“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而我要说:真正的不畏,不是避开难题,而是敢于直面问题。中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并不是一个数学天才,然而他有一颗强大的心,高考满分作文面对数学问题他从不退缩、逃避,而是选择直面难题、认真钻研,体味其中的乐趣。于是,他强了,畏惧便弱了,他对数学的喜爱也就多了一分……最终,他登上了数学研究的“高峰”。

  徐志摩在《想飞》一文中说:“是人没有不想飞的。老是在这地面上爬着够多厌烦,不说别的。到云端里去,到云端里去!……凌空去看一个明白——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做人的交代。”怕与不怕,是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只有当你鼓起勇气,直面问题,坚定你那颗积极向上的心,你的喜爱便会战胜畏惧,你便会攀上高峰。